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雁儿落带得胜令·退隐

张养浩 张养浩〔元代〕

沙来山更佳,沙去山如画,山因沙晦明,沙共山高下。
倚仗立沙沙,回首见山家,野鹿眠山草,山猿戏野花。沙霞,我爱山无价,看时,行踏,沙山也爱咱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白云飘来,山上的景致更佳。白云飘去,山上的景致依然美如画。山因为云的来去时暗时明,云随着山势高低忽上忽下。
我倚着手杖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,回头就看见山的那边:野鹿睡在草丛里,山猿在玩弄着野花。因这变幻迷人的云霞,我爱上了这山峰,它的美无价。我走走看看,那云雾缭绕的山峰,其实也是爱我的呀。

注释
双调:宫调名,元曲常用的宫调之一。
雁儿落带得胜令:双调带过曲,由《雁儿落》和《得胜令》两个小令曲牌组成。
晦明:时暗时明。晦,昏暗不明。
倚仗:即倚杖。
云沙:犹言云海。这里指苍茫空旷、云沙相接之处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这首曲子从曲词的内容来看,当是作者隐居历城时的作品。张养浩隐居历城是在公元1321年(元英宗至治元年),时五十二岁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滕森·元曲三百首彩图馆[M]·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6
2、 蒋星煜 等.元曲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0:563-564

赏析

  此曲描绘了一幅云山缥缈的优美图画,生动地表现了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观,流露出作者对云山图景的依恋和喜爱之情。《雁儿落》纯然描摹自然景物,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;《得胜令》则写作者陶醉于云山景色之中,完成了一幅绝妙的山中行乐图。全曲极尽云山变幻之妙,极显物我交融之境,语言明丽,风格清新。

  前段《雁儿落》从云山的映衬关系上,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。首二句,写高山之上,云雾缭绕。云隔断了山,山衬出了云的飘逸和轻盈;因为云而山势更巍峨险峻,因为山而云行更袅娜多姿。作者采用中国画中的横云断山,意到笔不到的画法,以文字作画,气象万千,美不胜收。

  三四句,更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雁儿落带得胜令·退隐》是一首带过曲。此曲描绘出一幅云山缥缈的优美图画,生动地表现了自然赋予的奇特景观,流露出作者对云山图景的依恋和喜爱之情。“雁儿落”部分纯然描摹自然景物,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;“得胜令”部分则写作者陶醉于云山景色之中,完成了一幅绝妙的山中行乐图。全曲极尽云山变幻之妙,极显物我交融之境,语言明丽,风格清新。

张养浩

张养浩

张养浩(1269年-1329年,一说1270年),字希孟,号齐东野人,别号顺庵,晚号云庄老人。济南人。中国元代文学家、诗人、曲家、政治家。张养浩始终廉洁奉公、为民谏言,并形成了一系列为政观点。主要著述有《牧民忠告》《风宪忠告》《庙堂忠告》(合称《三事忠告》)三部政论集,其中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,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政德观。散曲代表作有《山坡羊·潼关怀古》等。► 150篇诗文 ► 9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鹦鹉曲·山亭逸兴

冯子振 冯子振〔元代〕

嵯峨峰顶移家住,是个不唧溜樵父。烂柯时树老无花,叶叶枝枝风雨。故人曾唤我归来,却道不如休去。指门前万叠云山,是不费青蚨买处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鹦鹉曲·野渡新晴

冯子振 冯子振〔元代〕

孤村三两人家住,终日对野叟田父。说今朝绿水平桥,昨日溪南新雨。
〔幺〕碧天边岩穴云归,白鹭一行飞去。便芒鞋竹杖行春,问底是青帘舞处?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水仙子·咏竹

马谦斋 马谦斋〔元代〕

贞姿不受雪霜侵,直节亭亭易见心。渭川风雨清吟枕,花开时有凤寻。文湖州是个知音。春日临风醉,秋霄对月吟。舞闲阶碎影筛金。
© 2025 古诗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