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义猴

《杏林集》〔清代〕

  某山隅有一老圃,早失偶,唯一女远适他乡。猎者怜其孤,赠以猴。老者爱如赤子,每出必从,不链不掣,而不离不逸。如是者五年。一日,老者暴卒,猴掩门,奔其姐,泪如雨。曰:“父死乎?”颔之,乃俱归。老者家徒壁立,无以为葬,猴遍哭于乡,乡人乃资而掩。姐引之去,猴揖谢之,仍牢守故宅,撷果自食。每逢五必哭祭,似念老父养之五年,哀伤殊甚。未三月而僵卧墦间。乡人怜之,乃葬于老者之侧,勒石其上,曰:“义猴之墓”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某座山的角落里住着一个老人,早年丧妻,只有一个女儿远嫁他乡。猎人怜悯他的孤独,送给他一只猴子。老人疼爱这只猴子就像疼爱亲生儿子,每次出门都带着它,不用链子拴上,也不用手牵着,那猴子也从来不跑不离开。这样过了五年。一天,老人突然去世,猴子关上门,跑到老人女儿那里,泪下如雨。老人的女儿问:“父亲去世了?”猴子点点头。老人的女儿于是和猴子一起回家。老人家里十分穷苦,没有钱安葬。猴子就哭遍了乡里,乡里人于是集资掩埋了老人。老人的女儿拉它离开,猴子拱手拒绝了她,仍然坚守在老人的房子,自己采果子吃。每过五天必定要哭祭老人,好像在感念老人养育了它五年,异常哀伤。没过三个月就僵死在老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本文讲述了老人与一只猴子之间深厚的情感,老人将猴子视如己出,悉心照料;老人去世后,猴子表现出极度的哀伤,为老人四处奔走求葬,之后坚守旧宅,定期哭祭,最终因过度哀伤死在老人坟前,乡人被其忠义所感动,将其葬于老人墓旁并立碑纪念的故事,展现了猴子对老人的深厚情义与感恩之心。文章通过人与动物、人与人之间这些充满温情的故事,传递出善良、互助的价值观,倡导人们在生活中要关爱他人,传递温暖与善意 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围炉夜话·责己不责人信己亦信人

王永彬 王永彬〔清代〕

  但责己,不责人,此远怨之道也;但信己,不信人,此取败之由也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浪淘沙·写梦

龚自珍 龚自珍〔清代〕

好梦最难留,吹过仙洲。寻思依样到心头。去也无踪寻也惯,一桁红楼。
中有话绸缪,灯火帘钩。是仙是幻是温柔。独自凄凉还自遣,自制离愁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病梅馆记

龚自珍 龚自珍〔清代〕

  江宁之龙蟠,苏州之邓尉,杭州之西溪,皆产梅。或曰:“梅以曲为美,直则无姿;以欹为美,正则无景;以疏为美,密则无态。”固也。此文人画士,心知其意,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;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,删密,锄正,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。梅之欹之疏之曲,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。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,斫其正,养其旁条,删其密,夭其稚枝,锄其直,遏其生气,以求重价,而江浙之梅皆病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!

  予购三百盆,皆病者,无一完者。既泣之三日,乃誓疗之:纵之顺之,毁其盆,悉埋于地,解其棕缚;以五年为期,必复之全之。予本非文人画士,甘受诟厉,辟病梅之馆以贮之。

  呜呼!安得使予多暇日,又多闲田,以广贮江宁、杭州、苏州之病梅,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!

© 2025 古诗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