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诗二十三首·其十一
李贺〔唐代〕
内马赐宫人,银鞯刺麒麟。
午时盐坂上,蹭蹬溘风尘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宫禁中赐给宫女的马,镶银的鞍垫绣上漂亮的麒麟。
而中午在虞坂上拉盐车的骏马,却在风尘里遭受着艰难饥困。
注释
内马:宫禁中的马。
宫人:宫女。一作“官人”。
鞯(jiān):马的鞍垫。
刺:绣。
麒麟: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兽。
午时:一作“年时”。
蹭蹬:困顿,遭受挫折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胡忆肖.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评析.哈尔滨:黑龙江人民出版社,1985:166
2、
徐传武.李贺诗集译注.济南:山东教育出版社,1992:113-139
3、
冯浩非 徐传武.李贺诗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1:71-83
4、
闵泽平.李贺全集.武汉:崇文书局,2015:296-318
创作背景
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十一首。李贺是唐室宗孙,系出郑王李亮之后。但积久年深,他这唐室宗枝,却早被皇家忘却,直败落到山坡村居、门庭冷落、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。尽管才华横溢,砺志苦读,诗名早著,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,他终是不被赏识,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,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。
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。吴企明《李贺集》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(814),时逢马年,诗人感慨万千,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闵泽平·李贺全集·武汉:崇文书局,2015
2、
霍松林·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·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1993
简析
《马诗二十三首·其十一》是一首五言绝句。诗的首句点明主题,描绘宫廷中的一匹马被赐予宫人使用的场景;次句说它银鞯上绣着麒麟图案,细节精致,显示出这匹马的尊贵与荣耀;后两句转写另一匹马,它在盐坂上艰难地行走,蹭蹬尘土,显得疲惫而无力,与前面那匹马的尊贵与荣耀形成鲜明对比。这首短诗以宫廷马匹的命运为题材,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,寄寓着诗人不遇于时的郁愤。
李贺
李贺(约公元790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“长吉体”诗歌的开创者,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”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元和十一年(816年),李贺强撑病躯,回到昌谷故居,整理所存诗作,不久病卒,时年二十七岁(一说二十四岁)。► 253篇诗文 ► 665条名句
云阳馆与韩绅宿别
司空曙〔唐代〕
故人江海别,几度隔山川。
乍见翻疑梦,相悲各问年。
孤灯寒照雨,深竹暗浮烟。(深竹 一作:湿竹)
更有明朝恨,离杯惜共传。
无家别
杜甫〔唐代〕
寂寞天宝后,园庐但蒿藜。
我里百余家,世乱各东西。
存者无消息,死者为尘泥。
贱子因阵败,归来寻旧蹊。
久行见空巷,日瘦气惨凄。
但对狐与狸,竖毛怒我啼。
四邻何所有,一二老寡妻。
宿鸟恋本枝,安辞且穷栖。
方春独荷锄,日暮还灌畦。
县吏知我至,召令习鼓鞞。
虽从本州役,内顾无所携。
近行止一身,远去终转迷。
家乡既荡尽,远近理亦齐。
永痛长病母,五年委沟溪。
生我不得力,终身两酸嘶。
人生无家别,何以为蒸黎。
别严士元
刘长卿〔唐代〕
春风倚棹阖闾城,水国春寒阴复晴。
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。
日斜江上孤帆影,草绿湖南万里情。
东道若逢相识问,青袍今已误儒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