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冢
《俞曲园笔记》〔清代〕
无锡荡口镇,有人得一雁,将杀而烹之。有书生见而悯焉,买以归,畜之以为玩。惧其逸去,以线联其两翅,使不得飞。雁杂处鸡鹜间,亦颇驯,唯闻长空雁唳,辄昂首而鸣。一日,有群雁过其上,此雁大鸣。忽有一雁自空而下,集于屋檐,二雁相顾,引吭奋翅,若相识者:一欲招之下,一欲引之上。书生悟此二雁必旧偶也,乃断其线,使飞。然此雁久系,不能奋飞,屡飞屡坠。竟不得去。檐上之雁,守之终日,忽自屋飞下,相对哀鸣。越日则俱毙矣。书生感其义,合而葬之,名曰“雁冢”。(有删改)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无锡市荡口镇,有个人得到一只大雁,准备将它杀了煮来吃。有个书生看见可怜它,买了它把它带回家养着玩。因为怕它逃走,所以用绳子绑住它的一对翅膀,使它不能飞。大雁混杂在鸡鸭之间,也很温顺,只是(有时候)听到空中大雁鸣叫,(它)总是抬头并且啼叫。一天,有成群的大雁飞过它(的)上方,这时大雁大声鸣叫。忽然有一只大雁从空中飞下来,栖在屋檐上,两只大雁相互看着,伸长脖子鸣叫努力扑打翅膀,像互相认识:一只(大雁)想让对方下去,一只(大雁)想让对方上去。书生看了后明白这两只大雁必定早就认识了。就剪断了绳子,让它飞走。可是这只大雁的翅膀被绳子系久了,不能努力飞翔了,多次飞起多次掉下来。最
伤心
袁枚〔清代〕
伤心六十三除夕,都在慈亲膝下过。
今日慈亲成永诀,又逢除夕恨如何?
素琴将鼓光阴速,椒酒虚供涕泪多。
只觉当初欢侍日,千金一刻总蹉跎!
咏红梅花得“红”字
曹雪芹〔清代〕
桃未芳菲杏未红,冲寒先喜笑东风。
魂飞庾岭春难辨,霞隔罗浮梦未通。
绿萼添妆融宝炬,缟仙扶醉跨残虹。
看来岂是寻常色,浓淡由他冰雪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