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宫曲
王昌龄〔唐代〕
昨夜风开露井桃,未央前殿月轮高。
平阳歌舞新承宠,帘外春寒赐锦袍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昨夜的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,未央宫前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。
平阳公主的歌女卫子夫新近受到汉武帝的宠爱,因帘外春寒,她便受到锦袍的赐予。
注释
春宫曲:一作“殿前曲”。
露井:指没有井亭覆盖的井。
未央:即未央宫,汉宫殿名,汉高祖刘邦所建。也指唐宫。
平阳歌舞: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。新承:一作“承新”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10月版:第330页
2、
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:第71-72页
鉴赏
此诗借汉武帝宠爱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卫子夫,她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,后被汉武帝召入宫中,大得宠幸,以至废去原来的皇后陈阿娇,立她为皇后,揭露了封建帝王喜新厌旧的荒淫腐朽生活。诗写春宫之怨,却无怨语怨字,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,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。作者着力于背面敷粉,以侧面打光的手法,使其明暗清晰,言近意远。
“昨夜风开露井桃,未央前殿月轮高。”两句中,昨夜风开露井桃”点明时令,切题中“春”字;露井旁边的桃树,在春风的吹拂下,绽开了花朵。“未央前殿月轮高”点明地点,切题中“宫”字。未央宫的前殿,月轮高照,银光铺洒。字面上看来,两句诗只是淡淡地描绘了一幅春意融融、安详和睦的
创作背景
天宝(742—756)年间,唐玄宗宠纳杨玉环,淫佚无度。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,是诗人为讽喻这一现象而作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于海娣 等·唐诗鉴赏大全集·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年12月版
2、
梁权伟·中国历代诗词名篇鉴赏 上:内蒙古人民出版社,2003年
简析
《春宫曲》是一首宫怨诗。此诗借汉武帝宠爱平阳公主家的歌女卫子夫,以至废去原来的皇后陈阿娇,立她为皇后的历史事件,揭露出封建帝王喜新厌旧的荒淫腐朽生活,颇具讽喻意味。全诗写春宫之怨,却无怨语怨字,明写新人受宠的情状,暗抒旧人失宠之怨恨。诗人着力于背面敷粉,以侧面打光的手法,使其明暗清晰,言近意远。
王昌龄
王昌龄 (698— 756),字少伯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,又一说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,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早年贫贱,困于农耕,而立之年,始中进士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又中博学宏辞,授汜水尉,因事贬岭南。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交厚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为刺史闾丘晓所杀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(亦有“诗家天子王江宁”的说法)。► 212篇诗文 ► 179条名句
长相思三首
李白〔唐代〕
长相思,在长安。
络纬秋啼金井阑,微霜凄凄簟色寒。
孤灯不明思欲绝,卷帷望月空长叹。
美人如花隔云端。
上有青冥之长天,下有渌水之波澜。
天长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
长相思,摧心肝。
日色欲尽花含烟,月明如素愁不眠。
赵瑟初停凤凰柱,蜀琴欲奏鸳鸯弦。
此曲有意无人传,愿随春风寄燕然。
忆君迢迢隔青天。
昔时横波目,今作流泪泉。
不信妾肠断,归来看取明镜前。
美人在时花满堂,美人去后花馀床。
床中绣被卷不寝,至今三载闻余香。
香亦竟不灭,人亦竟不来。
相思黄叶落,白露湿青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