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二十三
陈子昂〔唐代〕
翡翠巢南海,雄雌珠树林。
何知美人意,骄爱比黄金。
杀身炎州里,委羽玉堂阴。
旖旎光首饰,葳蕤烂锦衾。
岂不在遐远,虞罗忽见寻。
多材信为累,叹息此珍禽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翡翠鸟栖息于南海之滨,雌雄相伴比翼树林间。
哪里知道美人的心思,对它的珍爱不下于黄金。
在炎热的南国被杀害,珍丽的羽毛被放在宫殿之中。
美丽的翠羽制成的首饰光艳夺目,用羽毛装饰的被褥绚丽多彩。
难道南海还不算遥远么,可是猎人们还是罗网追杀而来。
因为自己有才华,却反被才华所累,可叹这珍禽翡翠鸟也遭此厄运!
注释
珠树:即三珠树,古代传说中的树名。
旖旎:本为旌旗随风飘扬貌,引申为柔美貌,犹言婀娜。
葳蕤: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。
虞:虞人(周礼执掌打猎的官名)。
简析
《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二十三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先描绘翡翠鸟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南海和珠树林中的场景,再说人们对翡翠鸟的喜爱与珍视,其程度甚至超过黄金;然后转笔写翡翠鸟的不幸遭遇,摹画出翡翠鸟羽毛被制成华丽首饰和锦衾的情景,充满悲剧色彩;最后说无论它们生活在多么遥远的地方,都难以逃脱人类的捕杀,诗人惋叹翡翠鸟因自身的美丽而遭受不幸。这首诗以翡翠鸟为题材,寄慨遥深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哀怜以及对有才之士命运的同时,有自伤之感。
创作背景
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,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,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,而作于后期的较多。各篇所咏之事各异,创作时间各不相同,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,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。此诗为组诗第二十三首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王岚·陈子昂诗文选译[M]·成都:巴蜀书社,1994
2、
宇文所安·初唐诗[M]·北京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4
陈子昂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► 168篇诗文 ► 324条名句
寄李十二白二十韵
杜甫〔唐代〕
昔年有狂客,号尔谪仙人。
笔落惊风雨,诗成泣鬼神。
声名从此大,汩没一朝伸。
文采承殊渥,流传必绝伦。
龙舟移棹晚,兽锦夺袍新。
白日来深殿,青云满后尘。
乞归优诏许,遇我宿心亲。
未负幽栖志,兼全宠辱身。
剧谈怜野逸,嗜酒见天真。
醉舞梁园夜,行歌泗水春。
才高心不展,道屈善无邻。
处士祢衡俊,诸生原宪贫。
稻粱求未足,薏苡谤何频。
五岭炎蒸地,三危放逐臣。
几年遭鵩鸟,独泣向麒麟。
苏武先还汉,黄公岂事秦。(先还汉 一作:元还汉)
楚筵辞醴日,梁狱上书辰。
已用当时法,谁将此义陈。
老吟秋月下,病起暮江滨。
莫怪恩波隔,乘槎与问津。
早冬
白居易〔唐代〕
十月江南天气好,可怜冬景似春华。
霜轻未杀萋萋草,日暖初干漠漠沙。
老柘叶黄如嫩树,寒樱枝白是狂花。
此时却羡闲人醉,五马无由入酒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