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雨
诗经·国风·郑风〔先秦〕
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夷。
风雨潇潇,鸡鸣胶胶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瘳。
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既见君子,云胡不喜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风凄凄呀雨凄凄,窗外鸡鸣声声急。风雨之时见到你,怎不心旷又神怡。
风潇潇呀雨潇潇,窗外鸡鸣声声绕。风雨之时见到你,心病怎会不全消。
风雨交加昏天地,窗外鸡鸣声不息。风雨之时见到你,心里怎能不欢喜。
注释
喈(jiē 皆)喈:鸡鸣声。
云:语助词。胡:何。夷:平,指心中平静。
胶胶:或作“嘐嘐”,鸡鸣声。
瘳(chōu 抽):病愈,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。
晦:黑夜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《先秦诗鉴赏辞典》.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年12月版,第175-176页
鉴赏
蕴涵性的顷刻,包前启后。在情境的选择上,诗篇不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,也不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,而是重章渲染“既见”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。而这一顷刻,正是最富于蕴涵性的顷刻。读者透过这位女子难以形容的望外之喜,既能想见她在“既见”之前,白日的“愿言思伯,甘心首疾”、和夜间的“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”之情;也能想见在“既见”之后,夫妇间的“既见复关,载笑载言”和“维士与女,伊其相谑”的融融之乐。以少许胜多许,以顷刻蕴过程,这是构思的巧妙。
哀景写乐,倍增其情。每章首二句,都以风雨、鸡鸣起兴,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,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、鸡声四起的背景。当此
创作背景
关于这首诗的背景,古代学者多主张“思君子”说,而现代学者多主张“夫妻重逢”说或“喜见情人”说,认为此诗是一位女子等待丈夫或情人而作的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王秀梅 译注.诗经(上):国风.北京:中华书局,2015:177-178
2、
姜亮夫 等·先秦诗鉴赏辞典·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98
简析
《风雨》是一首四言诗,此诗描写一位女子与丈夫重逢时欢欣、惊喜的场景,道出其相思和欣喜之情。在一个“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”的早晨,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,“既见君子”之时,喜出望外之情溢于言表,难以形容,唯长歌之。这首诗诗境单纯,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,反复吟咏,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,使达情更为充分、诗味更为深长。
常棣
诗经·小雅·鹿鸣之什〔先秦〕
常棣之华,鄂不韡韡。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
死丧之威,兄弟孔怀。原隰裒矣,兄弟求矣。
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。每有良朋,况也永叹。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。每有良朋,烝也无戎。
丧乱既平,既安且宁。虽有兄弟,不如友生。
傧尔笾豆,饮酒之饫。兄弟既具,和乐且孺。
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兄弟既翕,和乐且湛。
宜尔室家,乐尔妻帑。是究是图,亶其然乎?
宰予昼寝
佚名〔先秦〕
宰予昼寝,子曰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!于予与何诛?”子曰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于予与改是。”(选自《论语·公冶长第五》)
黄帝梦游华胥国
《列子》〔先秦〕
(黄帝梦游华胥国,华胥之人)其国无帅长,自然而已。其民无嗜欲,自然而已。不知乐生,不知恶死,故无夭殇;不知亲己,不知疏物,故无爱憎;不知背逆,不知向顺,故无利害:都无所爱惜,都无所畏忌。入水不溺,入火不热。斫挞无伤痛,指擿无痟痒。乘空如履实,寝虚若处床。云雾不硋其视,雷霆不乱其听,美恶不滑其心,山谷不踬其步,神行而已。